DMD希望之星 | “共建•共研•共话罕见病”——2023年第一届罕见病交流论坛总结
2023年第一届罕见病交流论坛于12月2日在浙江舟山如期举办。
本次交流论坛由舟山市共愈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主办,以“共建•共研•共话罕见病”为主题,从罕见病临床研究、患者组织发展、患者就业等角度出发,共同探讨罕见病领域新方向。
希望之星的代表,王丽华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这次罕见病交流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罕见病患者组织经过讨论,共同发出如下行动倡议:
1、患者组织要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基层单位,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罕见病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罕见病,关注罕见病群体。
2、患者组织要积极组织本病种的患者参与罕见病防控筛查,通过基因检测、产前诊断等技术手段,找出更多罕见病患者和携带者,提高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预防罕见病家庭再次出生罕见病患儿。
3、患者组织要积极推动和配合医院、专家开设罕见病专病门诊,培训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提高基层医院对罕见病患者的诊疗服务能力,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4、患者组织要积极开展本病种患者群体的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患者档案,搜集整理数据信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让患者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5、患者组织要积极开展政策倡导,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患者数据信息和政策建议,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成为患者群体与政府有关部门、与药企、科研单位等社会团体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打通各个堵点,让医保、社会保障等惠民政策不断完善,惠及多患者。最终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药有所保的目标。
张丹博士以“始于中国数据的孤儿药全球开发策略”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到“在细胞基因治疗方面,中美两国的技术水平是不分上下的”,他还介绍到“在美国中小药企搞原创药研发,是罕见病孤儿药研发的主力,大药企搞市场销售。国内药企亦可参考这个分工合作的模式”,并且呼吁政府部门在税收在政策方面给予研发药企支持。
谢俊明教授演讲题目是“罕见病防治的体系建设和慈善力量”,他介绍到“罕见病患者中儿童占比高,一旦确诊对家庭影响很大,家庭负担重,因此很需要调动社会资源社会资金发挥慈善救助作用”。他还倡导国内需要罕见病立法,完善起来罕见病防治体系的建社。做到弱有所扶,践行人民至上。
王明旭教授介绍了“罕见病创新疗法的伦理审核”,他重点强调了“科技创新、伦理先行,开展临床试验需要对受试者安全性风险收益比评估,明确边界,禁止基因增强。”
中午的座谈会上,希望之星的参会代表,分享了罕见病DMD目前国外有药,国内无药的困境,以及患者家庭在确诊后遇到的社会融入问题,希望能够获得基金会支持,能够整合资源,帮助到患者家庭。
下午,多位罕见病患者比如血友病患者、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享了个人的求学创业就业的经历,以及遇到困难时怎么去解决困难的,站上讲台现身分享,带病生活也可以活出人生价值。
圆桌论坛上提到了,安徽和山东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慢病的案例,并强调了患者组织以及患者参与推动的重要性。
此次参会收获颇丰:希望之星与舟山市共愈罕见病防治基金会,签约成为公益合作伙伴,并且获取了最前沿的讯息,刷新了以往的观念,对后期的工作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 END ~
希望之星是一群心怀希望、不怕困难的DMD病友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我们想给罕见病的孩子谋求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未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搭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医院、科研团队、药企、政府机构、患者交流平台,希望大家互通有无、通力协作,让各方的作用都发挥出来,让大家的成果都运用起来,攻克DMD这个难题,让孩子们的生命之花灿烂绽放!
也请您抽出1-3分钟时间扫下方左侧二维码填下患者信息,完善的患者信息将为药企、研发院校提供数据支持,辅助他们尽快将药物临床、上市。同时,这些患者信息数据也将为申请政策福利提供有力的支持以及为罕见病医疗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微信号|sanxing13520704320
抖音号|DMDXWZX
视频号|DMD希望之星罕见病
知乎号|DMD希望之星
新浪微博|常州希望之星罕见病
儿童关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