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眼药水,治疗遗传水疱病
Hailey-Hailey病(Hailey-Hailey disease, HHD)又称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或慢性良性天疱疮,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影响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间黏附。该病最初由Hailey兄弟于1939年提出,这种表皮内水疱病的特征为间擦部位出现疼痛性水疱、糜烂、浸渍和频繁继发感染。HHD是一种反复发作而治疗选择却十分有限的慢性疾病。
近日由Brent Geoffrey发表在Clin Exp Dermatol上的一例病例报道,为HH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因腹股沟和腋窝顽固性皮疹伴疼痛40年前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服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无其他家族病史。
专科检查可见双侧腹股沟和股内侧近端有侵蚀样红色斑块(见图1a-b),腋窝有轻微病变。组织学表现为表皮增生,表皮内和基底层上方可见分离的角质形成细胞层,角质形成细胞棘层松解,呈「倒塌的砖墙」样外观(图2),符合Hailey-Hailey病改变。
由于疼痛,患者无法耐受光动力治疗(PDT)。二氧化碳激光的治疗有效率达90%,但也会引起明显疼痛,且效果持续时间短。患者尝试局部使用夫西地酸软膏和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结果虽然改善了腋窝皮损,但腹股沟或大腿内侧无明显改善。考虑到服用阿维A期间需要长期监测,患者拒绝了这一治疗方式。采用较为温和的电灼法也未见成效。
最后,患者局部外用0.5%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每次2滴,每日2次,连续使用6个月,皮损几乎完全清除(图1c-d)。在持续5个月的随访中,患者仍偶尔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未发现副作用。
图1. 双侧腹股沟和股内侧治疗前的侵蚀样红色斑块(图1a,b);治疗后几乎完全消退(图1c,d)(图源:Brent Geoffrey等2023)
图2.右股部4-mm环钻活检病理检查示表皮增生,表皮内和基底层上方可见分离的角质形成细胞层,角质形成细胞棘层松解,呈倒塌的砖墙样外观。角化异常不是一个突出的特征。真皮浅层可见轻度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少量嗜酸性粒细胞(HE染色,20×),符合Hailey-Hailey病(图源:Brent Geoffrey等2023)
病例学习
H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水疱性疾病,其特征是疼痛的松驰性水疱和间擦区糜烂。它是由ATP2C1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编码由ATP供能的钙泵蛋白hSPCA1,可将Ca2+和Mn2+从细胞质转运到高尔基腔。Ca2+是桥粒蛋白加工和功能桥粒组装的重要介质。ATP2C1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异常和信号传导受阻,从而出现角质细胞黏附异常和棘层松解。
目前,尚无针对HHD的特异性治疗,治疗原则为控制加重因素、继发感染和皮肤炎症。根据现有的观察性研究和病例报告,治疗方案包括局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维A酸类、甲氨蝶呤、纳曲酮、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减少出汗和浸渍)。对于顽固性的HHD患者,还可采用PDT、电灼烧、激光消融等外科破坏性治疗,但缺点较多,如愈合时间长、疼痛、瘢痕形成和长期收益未知等。
本病例中使用的噻吗洛尔,是第一代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之前已被局部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包括婴儿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慢性溃疡以及卡波西肉瘤。
HH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噻吗洛尔可能有助于恢复HHD患者的Ca2+稳态。在正常组织中,当β2受体在健康的角质形成细胞中被激活时,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导致环磷酸腺苷(cAMP)升高。这导致Ca2+离子的内流,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从而影响细胞间黏附。研究显示,HHD疾病中角质形成细胞内静息细胞质Ca2+浓度异常高。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这些β 2受体和cAMP被阻断,导致细胞内Ca2+水平下降。噻吗洛尔可能通过降低异常升高的胞浆内Ca2+浓度,改善Ca2+稳态,从而促进桥粒形成和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噻吗洛尔也可能影响表皮层的Ca2+浓度梯度。在正常皮肤中,基底层的Ca2+浓度较低,从内向外升高,角质层较高,这对表皮的正常形成和屏障功能至关重要。然而,在HHD中,表皮层的Ca2+梯度出现异常,噻吗洛尔可能起到恢复作用。
此外,除了Ca2+的稳态,β受体阻滞剂还可增加促有丝分裂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的激活。ERK升高的最终结果是伤口上皮化的改善,这一点在5例慢性顽固性伤口患者的应用中也得到了证实,这些患者局部外用0.5%的噻吗洛尔滴眼液,伤口得到了明显改善。
本病例报告是第一例局部使用0.5%噻吗洛尔滴眼液成功治疗Hailey-Hailey病的病例,对未来难治性HH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杨炳轶 排版:小颖子
投稿:zhangli5@dxy.cn
参考文献
[1]Brent Geoffrey,Al-Wahab Yasir,NatkunarajahJanakan,Topical timolol 0.5% as a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refractory Hailey-Hailey disease.[J] .Clin Exp Dermatol, 2023, undefined: undefined.
[2] Braun Liza R,Lamel Sonia A,Richmond Nicholas A et al. Topical timolol for recalcitrant wounds.[J] .JAMA Dermatol, 2013, 149: 1400-2.